“双节”闪亮登场!国庆中秋假期交出活力“成
发布时间:2025-10-10 10:05
“双节”来到中国,山山水水,一片欢乐。 10月9日,各部门认真发布国庆、中秋假期最新“CARD报告”,交通运输部10月1日至8日,全国社会跨区域人员出动总量8.88亿人次,较2024年7天增加1.23亿人次; 2024年国内旅游总支出为8090.06亿元,比当日7天国庆假期增加1081.89亿元。国家电影局公布,2025年我国全国票房18.35亿元,观影人次5007万人次。 “双节”添光彩,人文闪耀,繁荣昌盛。 “拓展版黄金周”中,人们以竞游踏青为笔,以锦绣河山为画卷。什么样的动态——金秋的图景是怎样描述的?“移动中国”展现出勃勃生机和力量。贵州花江峡大桥,新晋“纵横第一”,成为这个假期“路迷”的新招牌。仅长假首日,花江峡大桥收费站出口车流量就达4429辆。更畅通的路桥、更快的火车、更完善的交通体系,助力国庆节期间的交通出行。 中秋节。由高速公路、高速桥梁、高速金属组成的“三高”线路密集更新,串联起红、月、秋等主题美景地和旅游产品,让半径300公里左右的出行更加频繁、享受体验;假期国道客车自由通行等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国内市场消费。这是 花江峡大桥9月28日拍摄的贵州日落(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高铁在飞驰,飞机在增长,游轮在航行,自动驾驶如风……数人“行走”的背后,是一个大国的底气和颜值。 “人文中国”有内涵,有情感。 10月1日凌晨4点,天还没亮,北京天安门广场就挤满了人。清晨,12.1万人屏息凝视旗杆高处,期待亲眼目睹那面迎着朝阳闪耀的五星红旗。参观和纪念中共十六大会址湖南韶山、嘉兴南湖等地,欣赏江西婺源、北京象山的秋色,在湖北省博物馆、沉阳故宫博物院度过中秋之夜……以及逛故宫购物 我对旅行的热情叠加起来,就像一台强劲的机器,带动着人文经济的齿轮加速运转。充满中秋“环境”的夜游在节日期间尤其受到游客欢迎,这带动了新兴的“夜间经济”:携程数据显示,携程“夜游”热度环比增长超过200%。上海浦东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等多地之夜人气同比增长五倍以上。无锡禅城南华湾、重庆欢乐谷等美丽景点,无人机表演等晚间活动人气提升30%以上。 10月2日,游客在古镇广济桥上游览塘栖,欣赏游戏夜景(无人机图片)。新华社记者 徐宇 摄 阖家团圆的度假生活和国情、中国风、文化气息不断证明文化可再生能源是拉动消费和经济动力的主要因素。 “中华大团圆”更加有爱、更加浓烈。故乡明月照,光影同在。国庆票房冠军《志愿军:血色和平》将亲情、臂膀、家国关系融入其中,展现了英雄保家卫国的决断和对同一个家庭的热爱。是有一点点灵魂,能够时刻感知到《流浪的人生》。 《王国第一部》充分发挥了动画的表现力,让观众回到硝烟四起、英雄争霸的三个王国……在不同题材、不同道路的电影里,人们有浓浓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10月4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一号电影院,观众用电影海报拍照留念。新华社(摄) 杜佩的各地、各部门充分释放“电影+”消费潜力,推动电影产业链不断拓展。恒丰影视立足“志愿者拍摄地”之一江西上饶,设计精品旅游线路,节日期间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长50%;在辽宁,对外电影计划还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食品和饮料,以改善人民的文化生活;在内蒙古,“一票多用”互认互惠覆盖各大影院、美丽影院、内蒙古足球超级联赛等,团圆是节日最好的主题。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假期期间,家庭出游占比超过40%。 23-30岁群体消费能量最强,年轻人消费增长13岁至17岁之间的青少年参与度最高。共赏满月,尽享盛世丰盈。欢乐的聚会之后,人们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美好憧憬。回忆起节日里那些感动的时刻、幸福的笑脸、有趣的话语,我们心里感到:团圆最开心、团圆最幸福、团结最​​坚强。